您所在的位置: >> 西岸时评>>评论热词>>2015年两会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阳春三月,万象更新之际,伴随着全国政协委员1日陆续抵京,中国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汇聚民意、共商国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号角已然吹响之际,百姓期待今年“两会时间”能为中国积聚更多发展“新动力”。

两会不仅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窗口,更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平台。总结过去一年工作的成果,部署新一年的重点工作……通过两会,百姓能够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国家的发展变化,更清楚地知晓新一年国家的发展侧重。而通过代表、委员的一个个议案、提案,基层民意和百姓需求得以表达,中国式民主的独特魅力得以彰显。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在这种独特的“发展坐标”定位下,今年这个“平年两会”意义并不平常。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下,2015年的“两会时间”如何更好地应对“三期叠加”加速转型升级,如何更好地促进百姓全面受益,如何更好地体现改革含金量,如何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与焦点。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要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四个全面”吹响了治国理政的新号角,也让公众对2015年的政府工作有了更多新期待。

风好正是扬帆时。今年两会大幕即将开启,相信“两会时间”定能凝聚民心、汇聚合力,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新一年中国的发展腾飞,注入更多动力、增添更多活力。

【多问问群众的获得感,以之作为试金石,去检验改革的成效;又通过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增强社会对改革的自信心,不断凝聚改革力量,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论】

进入3月,伴随着蹄疾步稳的改革步伐,两会时间窗口徐徐开启。在人们心中,这是一年中蕴含期待最多的日子。

“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引发了广泛共鸣。“获得感”作为一个理解改革、展望未来的关键词,具有沉甸甸的民意分量,也喷薄着来自现实的热力。

何谓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从两会前夕媒体推出的各类调查中,可以获得直观感受——收入分配、反腐倡廉、社会保障、医疗改革、教育公平等成为热点话题,“起跑线上看公平”“把‘老虎’‘苍蝇’打下去”“让冤假错案更少”“让蓝天更多些”等网络留言表达社会诉求……从国计到民生,从主观到客观,“获得感”所追问的,有切身利益的保障,也有公平正义的实现,有环境质量的改善,也有政风社风的净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百姓之心为心,重视人民的“获得感”,已经成为新一轮改革大潮的鲜明导向。在被视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2014年,户籍制度改革、公车改革、简政放权、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城乡养老并轨、“单独两孩”、打破“一考定终身”等改革举措,以破竹之势推进,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逐渐增强的“获得感”,让改革在人心深处写下了新注解。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如果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那么增进人民的获得感,也必是永无止境的努力。从迈出“最先一公里”,到跑完“最后一公里”,让改革举措落地生根,最是考验决心与勇气,最能检验韧劲与干劲。

在基层,群众有一种说法,去机关办事“不怕局长怕股长”。好好的便民政策,在中间的执行环节变形走样,让改革成效打了折扣。现实中,类似这样的“中梗阻”现象并不少见。近期一项问卷调查显示,仍有超过78%的受访者认为去政府办事“很麻烦”或“比较麻烦”;办一个手续,有13.1%的人跑了10趟以上。“干部不紧不慢,百姓急得团团转”,这样的现实感受警示我们,只有突破“中梗阻”,才能让改革具有“连上下而通之”的穿透力,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深化改革,破解“中梗阻”,还得在“实”字上狠下功夫。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就下好了先手棋;“凡是议定的事要分头落实,不折不扣抓出成效”,就能打好主动仗。

梳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召开的十次会议的内容,不难发现,“落实”是总书记念兹在兹、一再强调的重要课题。今天的改革,是充满挑战的攀爬,非督检责实、抓铁有痕不可促之,非汇集众智、凝聚众力不可成之。突破“中梗阻”,多问问群众的获得感,既以之作为试金石,去检验改革的成效,去考察政策的落实,从而不断推动改革进程;又通过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增强社会对改革的认同感、自信心,从而不断凝聚改革力量。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法论。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2015,上承“十二五”收官,下启“十三五”开篇,是一日不可虚度的关键之年。一年之计在于春,当承载人民期待的代表委员们步入两会民主殿堂,改革巨轮开始新的起航,中国故事挥写新的篇章,千千万万人的生活也迎来新的希望。“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让我们在这个春天共同为梦想耕耘,以扎扎实实的劳作,去收获一个硕果累累的未来。

做改革航船的奋楫者 2015-03-02 09:10

在改革航船上,是做“水手”还是“乘客”?这个问题,有多少党员干部在心里问过自己?邹碧华问过,不仅问过,而且用他47年充分燃烧的生命,写下了答案。

去年12月10日,上海高院副院长邹碧华因病骤然辞世,上海司法改革的得力干将,倒在了改革征途中。得知他的感人事迹,网上网下,追忆怀念连绵不绝。人们称赞他,“一个真正的法律人”“燃灯者邹碧华”。

在一些人习惯对偶像质疑和解构的时代,人们为何纷纷为邹碧华献上如此闪亮的冠冕?从邹碧华关于“水手”和“乘客”的选择中,我们不难找到答案。

对邹碧华印象深刻的一次采访,是在2013年一次关于“老鼠仓”案的新闻发布会上。当时,因案件存有争议,是不是要公开审理,还有不同意见。邹碧华却主张,不仅要公开,还要微博直播庭审,庭审结束后就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他直言,目前的一些规定并不太有利于打击此类犯罪,应继续修订完善。

不讳言问题,孜孜以求解决问题,让类似争议有解决路径可循,在更大范围促进公平正义。这样的话、这样的事,邹碧华不说、不做,也不会有人要求他,更没人会责怪他。但邹碧华选择了大胆地说,认真地做。在可为可不为之间,他选择了可为,选择做一个奋力划桨的“水手”,选择了主动担当,而不是袖手旁观的“乘客”。

作为司法改革航船的奋楫者,邹碧华奋力突破,寻求改革最大公约数,所思所为都是基础性的制度建设,未必能很快有成果。相反,为了改革的长远利益,他需要“一点一点往前拱着改革”,不怕得罪人,不惧“背着黑锅前行”,其中艰辛,难以言说。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说到底是因为,既然选择了做“水手”,就要有不计毁誉、“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

30多年来,改革航船上不乏邹碧华这样为改革事业殚精竭虑、破浪前行的奋楫者。本着推进国家进步、民众幸福的事业心,主动谋事、超前做事,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在各自领域,担当起推动改革发展之责。正是有这样的实干者,改革航船才始终鼓着希望的风帆,破浪前行。

但也有些人放弃了手中的桨,当起了“乘客”。或者是选择性地划桨,在船长看见的时候奋力划一划,风平浪静时轻松地划一划,遇到风浪时,则想着如何明哲保身。甚或站在一边,对奋楫者冷嘲热讽。平庸无为,抛弃责任,怎么可能做事,又怎么能成事?

邹碧华曾经说过:“做官是做事,有人只做官不做事,不担责任不出错,那不是做官,是混日子。”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蹚过改革深水区,越过激流、暗礁,亟待更多党员干部破除功利心,“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气来,坚定不移地干。”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名利也好,政声也罢,那些基于官衔、地位、权势而赢得的显赫声名,终将湮没于滚滚历史长河。惟有那些真正心系国家,愿为民众谋利、愿为社会文明进步倾力的奋楫者,才会在民众心中留下永恒的丰碑。

众多外国媒体把目光投向中国,前瞻即将召开的两会,球探体育比分:中国发展最新脉动

中国再度进入“两会时间”。

据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一位政治学博士生专门研究了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总结了以下特点:过去几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社会和民生问题的议案逐步增多,中国在同时间段内最终落实的立法议程,也表现出了相应增多的趋势。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社会舆情与代表议案、代表议案与最终立法之间的紧密相关性,这恰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代表性”所在。

与民意同步,与时代同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焕发活力。

2014年4月,历经两年时间审议、听取多方意见之后,中国环境保护法实现25年来首次大修。《华尔街日报》评论称,此次修订将中国为保护空气、水和土壤所作的承诺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法律法规,将为环保行动提供更多施展空间和权利。大约4个月后,中国预算法施行20年来实现第一次修改,中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迈出重要步伐。《纽约时报》的分析是,此举意味着中国将采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解决地方债这个老问题。

“中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及时修改与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法律,注重以立法手段改善民生、满足社会需求,从根本上保障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发挥着关键性的引领作用。”西班牙东亚问题专家圣地亚哥·卡斯蒂约指出,“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回应了人民群众的需求与呼吁,着力改善民生,是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步。”

放眼寰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凝聚民意、有效治理方面具有鲜明优势。

当今世界依旧处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深度调整期。在不少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意识形态分化、利益集团博弈、政治极化加剧等诸多现实困境已经让一大批学者开始从改善民主实现形式这个层面展开反思。2014年,美国乔治城大学教授查尔斯·库普钱发表文章指出,在整个西方世界,“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善治的需求与政府实际缩水的治理供给之间严重失调”,而“公众不信任、立法僵局以及特殊利益群体争夺日益稀缺的资源等问题,使政府几乎不可能战胜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凝聚力、执行力深刻影响着这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最广泛民意和务实决策之间架构起了坚实桥梁。正如日本国立山口大学副校长纐纈厚所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丰富了世界民主类型。

连日来,众多外国媒体把目光投向中国,前瞻即将召开的两会,球探体育比分:中国发展最新脉动。越来越多的国际球探体育比分:者意识到,需要深刻领悟中国几十年来成功故事背后的政治基因。

期待两会好声音 2015-03-02 09:08

中国又将进入“两会时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在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5年的全国两会受到更多关注,也承载着更高期待。

两会是中国的最高政治平台,也是透视改革发展的窗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如何啃下民生、金融、国企改革等硬骨头?经济进入新常态,如何激发提质增效的活力?雾霾去而复来,如何让“APEC蓝”永驻天空?面对这些发展难点、改革焦点,代表委员积极履职、直面问题,建务实之言、献睿智之策,两会就会开得更有效率更富成果。

再好的制度设计,如果不能落到实处,也只会流于形式。激发两会的制度优势,离不开5000多名代表委员的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对代表委员而言,保持沉默,就意味着人民群众的缺席和失语;认真建言,民主政治才能更好地运转,改革发展就能汲取更多智慧、获得更多动力。期待两会好声音。

页面无法找到_篮球比分直播_球探体育比分-投注官网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